分享好友 三农资讯首页 三农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玉米稳居第一大粮食作物地位 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

2019-08-28 19:37IP属地 陕西16000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广告
广告

知农网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在国际玉米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2012年产量首次超过稻谷后,玉米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如何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自此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省绥化市积极转变玉米产业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环境友好的玉米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助力黑龙江省从农业大省向农民强省跨越。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尚家镇尚品糯玉米专业合作社的鲜食玉米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一阵阵玉米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负责人孙焕文告诉记者,以前种地都是卖原粮,收入有限。2016年,合作社把目光投向速冻鲜食玉米,第一年试种效果就很好,纯收入比卖原粮增加了近5倍。

绥化素有“北国大粮仓”之称,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又是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全市玉米播种面积达180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7%。近年来,绥化市特别提出,到2020年打造成“全国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发展目标。鲜食玉米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了发展速度快、融合程度高、促农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趟出了一条农业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子。

绥化市市长张子林:绥化市紧紧围绕产业链和终端市场需求,大幅调增鲜食玉米,面积由20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80万亩,产量达到20亿穗,在去年就实现了全国人均吃上一穗绥化好玉米的目标。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卖玉米,而是以鲜食玉米为载体,展现寒地黑土的价值。我们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再引进一批行业顶尖龙头企业,开发鲜食玉米饮料、鲜食玉米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多位一体的产业链,建成全国面积最大、品牌最响的鲜食玉米生产基地。

张子林介绍,绥化全市鲜食玉米产值已经从2016年的4.4亿元增长到如今的18亿元。全市较大型的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家,加工能力达到10亿穗。从主要商品粮到出口农产品,从优质饲料到轻化工原料,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价值极高的工业资源。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玉米经济正渐渐成长为绥化市的特色经济。

位于绥化肇东市的一家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专业化蒸汽压片玉米研究和生产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21万吨,蒸汽压片玉米主要用于反刍类动物的饲料,能有效提高玉米能量的利用率和营养成份消化率,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产品被飞鹤、完达山、伊利、蒙牛等企业广泛应用。

作为全国玉米主产区,绥化2009—2016年产量连续八年超过八百万吨,玉米产量稳步提升,持续位居黑龙江省首位。近年来,凭借独有的生态产区和地缘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知名龙头企业纷纷落户绥化。位于绥化市的一座生化产业园区成立于2017年3月,投资超过40亿元,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技术能力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建有亚洲单体生产规模最大,玉米150万吨/年深加工产业线和70万吨/年结晶糖生产线,世界单体生产规模最大10万吨/年苏氨酸生产线和1万吨/年色氨酸生产线。

带动绥化玉米产业发展的同时,园区还引导当地农民改善种植结构,提高了收入。肇东市张维镇张维村农户刘彬告诉记者,如今卖粮方便的同时,收入也明显提高了。

随着玉米价值的不断升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绥化已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基础稳固、加工业初具规模、流通业势头良好”的玉米产业体系。到2025年,绥化市将努力建成国内外知名的玉米产业强市,玉米产业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行列,产业链竞争力、供应链支配力和价值链影响力大幅提升。

绥化市市长张子林:下一步绥化还将引进玉米产业链上的标杆企业以及拥有极强技术转化能力的企业。同时,将继续鼓励研发、鼓励购买技术、鼓励技术的消化和转化,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绥化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做到千亿级。

张子林说,绥化将通过现代玉米产业加工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更加完善,生产格局的更加优化,逐步将绥化打造成全国优质玉米生产示范基地、亚洲新兴玉米精深加工中心和中国北方玉米物流交易中心。

为了更好的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日前,一场名为“院士龙江行”的活动在绥化市举行,主题聚焦如何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岳国君对于未来玉米产业的发展给出了自己认为的方向。

岳国君:下一步应该增强产业链,现在世界经济处在“烃经济”向“糖经济”转变的过程,将来许多化学品的原料都是由碳氢化和物转向碳水化和物。玉米是生物经济的基本原料,随着产业链增长,价值链也在扩长。一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在不同的价值链中赚取合适的利润。

岳国君院士认为,要想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要在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

岳国君:从中国来看,各省有各省的优势,原料当然很重要,首先要做好基础,企业要围绕产品、过程创新为主体,过程创新围绕节能减排降耗,降低成本,我觉得还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来推动的共同营造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冷空气持续影响 15个城市继续刷新下半年最低气温纪录
今明两天,冷空气向东向南移动,影响我国中东部大片地区。北方多地气温继续低迷,南方气温将大面积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15个城市继续刷新下半年最低气温纪录气象

0评论2025-10-2055

“一梨润三秋”!5个“黄金食梨法”,现在吃正合适→
咽干、鼻子干、皮肤干、咳嗽……入秋后开始感到干燥,此时可以吃一些梨,哪种梨是秋季润燥首选?生吃好还是熟吃好?一起了解↓↓润肺、止咳、控制体重……秋天吃

0评论2025-10-2043

眉县:让世界尝到“刚刚好”的味道
秋分将至,渭水南岸的30万亩猕猴桃园泛起金色涟漪。再过20天,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将在眉县启幕。此刻,我们不仅迎来一场产业的嘉年华,更迎来一次对“中国猕

0评论2025-09-02168

白水县:早熟苹果满枝头 果香四溢引客来
初秋,果香渐浓。眼下,陕西美好家园现代农业园区的早熟苹果进入采摘季,一箱箱新鲜采摘的蜜脆苹果从果园运出,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订购、搬运、装车。走进陕西美

0评论2025-09-02259

9月1日起将实施一批国家标准 涉及网络攻击事件判定等
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网络攻击事件判定、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规范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健康

0评论2025-09-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