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三农资讯首页 三农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陕西大荔:小冬枣大产业,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甜出圈!

2023-08-08 21:09IP属地 陕西西安4500起点新闻
广告
广告

“三伏天吃冬枣,你有没有搞错?”“没搞错!不但全国各地能在目前的三伏天买到脆甜的新鲜大荔冬枣,而且加拿大、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的百姓也能吃到大荔冬枣。”

“南荔枝,北冬枣”,冬枣因成熟于秋冬季而得名。可陕西大荔县因作务技术等进步,早已实现“冬枣夏吃”!

727日,位于陕西大荔县羌白镇的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迎来“聚力‘三个年’走读新渭南——高质量发展融媒体调研行”成员参观。工人们在冬枣生产线上进行分选等操作,附近有人过磅称重,装箱装车,一片忙碌景象。而合作社周边也被一座座冬枣大棚包围。

陕西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全喜介绍,他们合作社员从最开始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有620多户,带动种植面积8200多亩。

张全喜说,他们合作社坚持示范引领,严控冬枣种植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为社员提供一条龙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增加农户收入。2023年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协同推进农民增收。目前他们合作社的冬枣不仅销往省内外,甚至远销加拿大、俄罗斯、美国、越南等国家。

地处黄、渭、洛三河交会处的陕西省大荔县,正在积极打造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核心区。作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和全国鲜食枣优势区,大荔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冬枣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将冬枣成熟期提前了三四个月,抢“鲜”上市赢得市场先机,探索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扩大“大荔冬枣”品牌影响力。

大荔冬枣以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闻名全国,它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大荔县共种植冬枣4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40万亩,冬枣规模居全国第一,年产量50万吨,年产值60亿元以上,冬枣产业已成为大荔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大荔县冬枣正在迈向百亿产业的关口,为了能将小冬枣做成大产业,大荔县政府着力打造“大航母”为“小冬枣”保驾护航,冲刺百亿目标。为进一步进行精细分工、规范管理,树立头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大荔冬枣物流产业园20236月正式开园。产业园规划占地315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预计年冬枣吞吐量在15万吨左右。

大荔冬枣物流产业园负责人魏帮顺说:“园区将打造一个围绕农业产业及其深加工产业的生态聚合平台,以商贸订单为切入点,以品牌质量管控为抓手,整合汇聚各类市场信息,推动资源高效运作,将链条中的各环节精细化,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专业性,助力大荔县冬枣产业从单一的初级合作社到集约型的冬枣全产业链的发展,共同推动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该物流产业园的运营模式设计有助于推动三产融合,将冬枣等鲜食产品与旅游相结合并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培育冬枣及其他鲜食农产品品牌,孵化头部企业。产业园硬件条件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集约到园区,形成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聚合周边服务企业带动创业与就业。产业园还可集聚政策优势,将农资、育苗、科研、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全链条进行串联,在数据链条完整的情况下辅以金融支撑,加速产业发展,形成立足陕西、覆盖黄河金三角、带动大西北、辐射全国的现代农产品数字物流交易中心,促进大荔农业产业向经营集约化、生产现代化、产品标准化、销售数字化、加工精细化方向发展,推动大荔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眉县:让世界尝到“刚刚好”的味道
秋分将至,渭水南岸的30万亩猕猴桃园泛起金色涟漪。再过20天,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将在眉县启幕。此刻,我们不仅迎来一场产业的嘉年华,更迎来一次对“中国猕

0评论2025-09-0223

白水县:早熟苹果满枝头 果香四溢引客来
初秋,果香渐浓。眼下,陕西美好家园现代农业园区的早熟苹果进入采摘季,一箱箱新鲜采摘的蜜脆苹果从果园运出,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订购、搬运、装车。走进陕西美

0评论2025-09-0219

9月1日起将实施一批国家标准 涉及网络攻击事件判定等
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网络攻击事件判定、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规范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健康

0评论2025-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