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2024-10-1878
0评论2024-09-25141
0评论2024-09-23145
0评论2024-09-23134
- 富县:8万余亩早熟苹果喜获丰收
0评论2024-09-23
0评论2024-09-19165
0评论2024-09-18141
0评论2024-09-18190
0评论2024-09-16129
0评论2024-09-16148
四十年来,中国农村事实上实施的还是类农业社会的小农制度。四十年坚冰,到当下这个节点,春雷惊蛰,变革的力量正在在破土前的骚动。
稍稍追溯一下经济史上重大红利的源头,常会发现,大风多起于青萍末,追着风口或许可以跟着捡点漏,但也常常只是捡点屁。获得经济红利者,从来都是“风还没来,人早就在风口”。
当下对乡村即将发生的变革总体反应迟钝,论调仍然停留在重复了十几年的“农村衰败、农村经济没戏”论。
乡村变革之前的征兆。
但这种禁锢于焖炉一样的失语状态和同时普遍存在的对乡村现状不满的集体情绪恰恰是变革之前的征兆——中国式变革尤其如此。
乡村累积的变革势能已经大到爆发前的高能状态,主力推动器中国政府已经箭在弦上——他们其实只需要政策点火,而大规模变革的主力军资本和企业似乎已经嗅到苗头(唯一懵了的可能就是中国农民,但不包括乡村能人)。
一句话,中国农村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条大鱼,下一个重量级经济红利,也是下一个中国改革的大池子。
农村问题的根源。
前几天,一篇叫做《小县城的楼市狂欢,是对乡村中产的致命收割》文章流传甚广。
这篇文章观察到一个现象,2017年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整体房价被控制的大局下,中国四五六线城市,甚至很多小县城,居然出现房价飙涨潮,在苏北很多县城,房价直奔上万。
认为这波房价上涨的购买主力就是“乡村中产”——乡村种田大户、作坊或加工厂老板或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包工头之类。
十八线小县城的房子飙升到近上万一平方米,谁都看得出这里有泡沫有水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买。其中很有意思:
“你不买房,手头上这些钱,还能干啥。再说,乡村中小学都在合并,孩子以后肯定要往县城读书,不买房,就读不到好的学习。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如果学习不咋地,你不买房,怎么谈婚论嫁——现在的农村,男方娶亲的标配已经变成县城有房+一辆车。”
“你不买房,手头上这些钱,还能干啥?”
这段话把中国农村问题的底裤全部脱光光,农村问题在哪里,中国最顶级学者的观察也全在这段非常务实的话里。
“不买房,能干啥?”点出了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资本进不了农村”,这句话的意思不只是农村人的投资渠道有限这么简单。而是,中国农村对资本基本是隔绝的、排斥的,从来只有农村人的钱和资源往城里流的路径,反向路径基本被堵死。
乡村也有能人,农村中产持有的几十万、上百万现金虽少也是资本,他们同样有投资的冲动,有产业升级的冲动,问题是,他们的资本在农村无法施展。
的确,你让他们做什么?办工厂,首先就要涉及征地,搞旅游观光,没规划,没用地,搞乡村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设施,同样没规划、没用地。
这里的关键就是土地制度安排。
乡村只能发展农业,要发展非农产业就要通过政府征地,而中国基层政府在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上的最下层级是县政府,权力根本不下乡镇,而在县级层面,产业用地指标、规划都只配置给城市,农村压根沾不到边。
你让“乡村中产”、“乡村能人”们如何施展,那些钱在他们手中,除了房子,的确没有任何去处。
其次,“乡村小学都在合并,以后教育只能去县城”,反映的是中国乡村的公共政策和基础社会保障缺位问题,其实何止是乡村教育不行,乡村医疗、乡村养老与城里同样相距甚远,即使只是县城。
最后,“如果不买房,孩子怎么谈婚论嫁,房子已成农村婚娶标配”,反映的是农村粗陋习俗和社会风气问题。事实上,乡村的萧条凋敝和乡村的道德滑坡和整体的庸俗化、功利化是一体两面。
0评论2024-10-1878
0评论2024-09-25141
0评论2024-09-23145
0评论2024-09-23134
0评论2024-09-23
0评论2024-09-19165
0评论2024-09-18141
0评论2024-09-18190
0评论2024-09-16129
0评论2024-09-1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