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2024-09-18150
0评论2024-08-30139
0评论2022-03-211328
0评论2022-01-261178
- 30年苹果销售经验告诉你,为什么苹果卖好价的最好方法不是储存起来,等高价时再
0评论2022-01-19
0评论2022-01-080
0评论2022-01-081642
0评论2022-01-072182
0评论2021-10-231300
- 农业贸易百问| 世界各国都在买什么水果?
0评论2021-02-21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加快破解浙江“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举措。农村电商的核心在于打通“工业品下行(下乡)——农产品上行(进城)”的双向流通环节。浙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工业品下行”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基础和规模,这从各大电商巨头的农村交易额、各大快递公司在农村地区的布点情况等可见一斑。然而,“农产品上行”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浙江农村电商发展中“农产品上行”的主要困难在哪里?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展开了相关调研,并形成一些思考。
产品之困。农产品生产大多仍存在小生产大市场的情况,相比工业生产,存在盲目化、分散化、低端化、碎片化等问题。由于产品数量不成规模,很难通过电商持续运作而获利。另外,农产品受季节和产地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周期性,并不能保证一直“有货可卖”,特别是生鲜类农产品,更是如此。
物流之困。农产品通过电商“上行”,与传统批发直接由大车拉出去销售不同,只能通过快递解决,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每单成本不低,如果出售规模有限,物流成本会更高。此外,生鲜农产品销售所需的冷链物流,在农村的覆盖还很不健全,无法有效支撑生鲜农产品在电商平台广泛流通。
运营之困。目前,浙江大部分农产品还没有成熟的品质控制标准体系,农产品“上行”面临着标准是否合规、质量是否安全可靠等问题。由于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系统性包装和营销,不能满足市场对“无公害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标准化产品的需求。
人才之困。当前农村的现状是,年轻人外出求学、打工,留守的多为儿童和老人,很多农村在让老人体验互联网购物的操作及认知上还存在障碍,更不用说在推动农产品“上行”方面的困难了。目前,农村地区规范化、专业化、本土化的电商组织和电商人才队伍依然缺乏。
突破农村电商中农产品“上行”的瓶颈,需要上、中、下游三管齐下:上游做好生产、加工;中游做好品牌、运输;下游做好服务、宣传。
源头抓特色产品质量。以地标产品为切入点,做好本地招商及优质商家的筛选,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随着需求量提升,逐渐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流通、运营、营销于一体的电商产业链。针对农产品季节性和产地问题,考虑开展跨区域合作,搭建跨区域调剂货源合作共享平台。针对生产主体分散、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推动建设农产品电商产品品控和溯源体系,最终实现电商农产品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和公众可查。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物流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大市要加快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生鲜农产品分级——预冷——包装——储存——运输的立体链条,为农产品“上行”保驾护航。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可合作共建商业性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生鲜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生鲜农产品流通运营等综合体系的构建等。品牌打造方面,“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加强宣传营销,着力发掘本地农产品特有的隐含价值,“讲好故事”,实现品牌化、差异化发展。
着力培育新农人。农产品“上行”的关键是“人和货”。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新农人”,新农人以互联网为工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互联网基因”“文化基因”“创新基因”“群体基因”,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生力军。要积极树立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残疾人等电商典型,鼓励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对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懂理论、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新农人。
0评论2024-09-18150
0评论2024-08-30139
0评论2022-03-211328
0评论2022-01-261178
0评论2022-01-19
0评论2022-01-080
0评论2022-01-081642
0评论2022-01-072182
0评论2021-10-231300
0评论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