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2024-10-1878
0评论2024-09-25141
0评论2024-09-23145
0评论2024-09-23134
- 富县:8万余亩早熟苹果喜获丰收
0评论2024-09-23
0评论2024-09-19165
0评论2024-09-18141
0评论2024-09-18190
0评论2024-09-16129
0评论2024-09-16148
健全了一套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
——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和最实际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推进,文明乡村活起来,善治乡村美起来
悠悠数千年,回顾中国的历史,离不开乡村厚土的默默滋养。这里寄托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人文情怀,孕育了讲信修睦、温良恭俭的民族秉性;这里萌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方向,也见证了“十八个红手印”的改革壮举。
城市不只是城市人的城市,乡村也不只是乡村人的乡村。在同一片热土上,他们相依相融、相扶相助,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农村欠账太多的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不但是当前经济平稳运行的现实选择,也是关乎执政宗旨的根本要求,更是清还历史欠账的应有之义。
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以90%以上国土面积为基数,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深刻变革在广袤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出的厚重答卷。
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靠改革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好“人”“钱”“物”等多篇文章,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年来,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截至目前,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11.3亿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8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两轮在129个县开展试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主体超过3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
五年来,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据财政部统计,2013年至2017年仅农林水支出科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就超过8万亿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和最实际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推进。
用一组数字来看变化:五年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2.98亿农村居民实现饮水安全;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电、通电话,100%的乡镇和近90%的行政村通了宽带;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0%左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硬件”过硬,“软件”提升。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渗透着文化认同,曾经,“好山好水好无聊”道出了乡村文化的贫瘠。五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的陆续实施让乡村文化、乡村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一些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重新活起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农村工作最坚实的支撑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层。五年来,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推动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0评论2024-10-1878
0评论2024-09-25141
0评论2024-09-23145
0评论2024-09-23134
0评论2024-09-23
0评论2024-09-19165
0评论2024-09-18141
0评论2024-09-18190
0评论2024-09-16129
0评论2024-09-16148